长尾黄鼠学名:Spermophilus undulatus Pallas,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北部及新疆。长尾黄鼠侵入农田盗食作物株苗。它还传播鼠疫、土拉伦菌病、蜱传斑疹伤寒及布氏杆菌病。 形态特征:长尾黄鼠是松鼠科黄鼠中尾最长的一种。体长约300mm以上,体重达500g,尾长大于体长的1/3。外耳壳不发达,成峰状。前掌裸,后掌被毛,爪黑而长。夏毛色深。背与臂毛呈褐黄杂有黑毛,并具白色的毛梢,因此形成隐约而不规则的小斑点。脊背两侧为棕黄色或棕灰色。腹部及身体两侧,由下颌至后肢内侧略呈棕色。体背和腹部的毛基灰黑色。尾腹面中央有一棕色的条纹,两侧毛梢呈白色。眼四周为白色,耳壳发黄头骨大而坚实,吻部较短,眶间部很宽,人字嵴显著。 生活习性:长尾黄鼠喜栖息于山地草原、森林草原和亚高山草甸植被类型的山前丘陵及林缘、河谷地带。在耕田埂楞和耕地中亦有栖息,但数量不多。长尾黄鼠白天活动,一般在日出后及黄昏时最为活跃,中午活动较少;阴天下雨及大风天气活动减弱。长尾黄鼠的洞穴,有居住洞和临时洞之分。洞穴一般建筑于较高的坡地上,居住洞有主洞道、支洞道、盲洞道和窝巢。一般多为一个洞口,个别有两个洞口,洞口直径80~130mm。窝巢椭圆形,巢材为杂草等。临时洞穴较简单,洞道浅短,亦没有窝巢,是遇敌避难及玩耍的场所。夏季居住洞,浅而短,冬季的深而长。长尾黄鼠冬眠。全年繁殖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繁殖盛期,每胎产仔7~8只,最多达11只,幼鼠哺乳期25d左右,第二年性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