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龟山水库的白蚁防治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旨在保护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以下是对该防治规划的详细介绍:
一、规划目标
本防治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白蚁防治措施,以保护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功能,避免因白蚁侵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二、防治策略
白龟山水库的白蚁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阻隔:
在大坝基础和木质结构下铺设防蚁板,形成物理阻隔。
定期检查物理阻隔措施的有效性。
2.生物防治:
引入白蚁的天敌,如某些种类的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
通过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白蚁滋生的条件。
3.挖巢法:
适用于没有采用药物防治的坝段。关键是寻找白蚁的地表特征,如泥被和泥线,并进行挖巢处理。但需要注意,有泥被、泥线的部位不一定就有蚁巢存在,因此在进行挖巢前需要进行判断。
4.“三环节,八程序”法:
由于白龟山水库大坝较长,且沿坝村庄较多,因此采用挖巢法不是最有效的灭蚁措施。
“三环节,八程序”法包括找、标、杀;找、标、灌;找、杀(防)三个环节,共八个程序。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坝体部位的白蚁治理,如顺河坝导渗沟至大坝坝脚沟台地部分可采用第三环节进行治理,而大坝背水坡和迎水坡部分则必须采用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进行治理。
5.药物防治:
选择适合的白蚁防治药剂,如氯氟虫苯甲酰胺、吡虫啉等,确保药剂对生态环境无害。
在坝体周边挖设药剂灌注孔,注入药剂形成药物保护圈。
对木质结构进行喷涂,确保药剂均匀覆盖。
三、组织措施
1.制定防治规划:
根据堤坝白蚁的危害情况,制定适合白龟山水库特点的防治规程或规范。
防治规划应包括白蚁防治施工技术规程、操作施药方法、施工操作安全措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危害情况普查、防治计划和步骤的安排、防治方法的选定、药物机具的选择、人员培训以及奖惩制度等内容。
2.组建专职白蚁研究和治理机构:
防治害虫一般来说只能控制,不可能使其没有或绝迹。因此,为了控制蚁害的发展,必须成立专职的白蚁研究和治理机构。
四、技术措施
1.提高防治科技含量:
改进探测设备,如采用声波原理或电阻率原理的探巢设备。确定蚁巢率定曲线,提高探巢准确率。
2.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组织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和实操演练。
建立考核机制,评估培训效果,确保人员掌握必要技能。
3.广泛宣传:
提高水管人员对堤坝白蚁危害的认识,普及相关知识。
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地向群众宣传,以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五、监测与评估
1.建立监测点:在大坝各个关键位置设置白蚁监测点。
2.评估报告:每半年出具一次白蚁防治情况评估报告,提出改善建议。
3.数据记录与分析:定期记录白蚁活动情况,分析趋势。
综上所述,白龟山水库的白蚁防治规划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