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7月发现白蚁以来,白龟山水库即对白蚁开始重视起来,从初识到认知经历了数年之久,也积累了不少的探查和防治经验。 从初次发现白蚁,水库即请来了湖北省罗田县白蚁防治研究所有关专家对水库拦、顺坝及附属工程进行了认真的普查和治理,截至2019年年底,共治理了29次,下面分述如下: (1)第一次普查及治理:从2000年9月20日至11月27日。 该次普查及治理主要是在湖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经普查,共发现白蚁131处,普查后组织沿库民工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检查出的活动迹象进行了追挖和药物喷杀处理。这次治理共挖出蚁王蚁后56对,其中一王一后53对,一王二后3对,共挖出副巢2100余个,其中最大的主巢在1+500处,主巢洞高1.7m、宽1.0m。 此次普查发现从顺坝桩号0+200~15+300均有白蚁活动迹象。从挖出的蚁后形态来看,据湖北专家讲,其龄期已在30年以上。 (2)第二次普查及治理:从2001年3月19日至4月24日。 该次普查及治理主要是在湖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共分两组进行实施挖巢,一组在专家的带领下进行,共挖出蚁王蚁后46对,其中一王一后43对,一王二后3对;另一组在工管科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共挖出蚁王蚁后73对,均为一王一后。 (3)第三次普查及治理:从2001年10月10日至12月2日。 该次普查及治理主要是在湖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该次也分两组进行,专家组共挖出蚁王蚁后50对,其中一王一后43对,一王二后5对,一王三后1对,一王四后1对;工管科共挖出6对,均为一王一后。 该次治理的范围在顺坝桩号0+000~15+000段,并延伸到导渗沟以内的台地及岸坡上。 该次开挖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特点,即绝大部分蚁王、蚁后均不在主巢及王台内,基本上都在王台周围的蚁道内。据专家分析,这个特点主要是天气干旱、气温持续偏高、大坝坝段加固施工、机械振动等几个方面因素引起的。 (4)第四次普查及治理:从2002年4月10日至4月20日。 该次普查及治理不但是在湖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还是分为两组进行的。其中,专家组挖出蚁王蚁后7对,其中一王一后6对,一王二后1对;工管科挖出蚁王蚁后3对,均为一王一后。 (5)第五次普查及治理:自2002年10月16日至12月29日。 该次普查及治理全部由工管科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本次共挖出蚁王蚁后40对,均为一王一后。 (6)第六次普查及治理:自2003年11月13日至11月27日。 该次普查及治理全部由工管科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本次共挖出蚁王蚁后7对,均为一王一后。 (7)第七次普查及治理:自2004年4月19日至5月21日。 该次普查及治理全部由工管科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本次共挖出蚁王蚁后12对,均为一王一后。 在这次开挖过程中,许多巢内没有发现蚁王、蚁后,其具体原因还不大清楚,有些巢内竟连幼蚁也没有发现。 |